新闻资讯

热门推荐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400-8325-007

热门标签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迭代,西安人才需求激增,一年缺口超5100人?

发布时间:2025-11-18 10:16:31 作者:珏佳西安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2

“最近三个月,我们为西安两家航空企业寻猎控制算法工程师,需求清单堆了半米高,合适的候选人却寥寥无几。”珏佳猎头公司航空事业部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当下西安航空产业的人才困境。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批量交付、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加速,作为航空产业重镇的西安,正面临一场人才“争夺战”,其中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领域的人才缺口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该领域年缺口已超5100人。

技术迭代催生人才刚需,控制系统成核心“卡脖子”环节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控制系统则是发动机的“大脑”,直接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过去五年,国内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已从传统机械液压控制全面转向数字电子控制,AI算法优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新技术的融入,让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西安某航空动力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李女士坦言:“以前我们招控制系统工程师,懂机械原理就行;现在不仅要精通嵌入式编程、掌握Matlab/Simulink建模,还得懂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能做数字孪生仿真的复合型人才,简直一才难求。”这种需求升级直接导致人才缺口扩大,据西安市航空产业协会统计,2024年西安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83%,但投递量仅增长21%,供需矛盾显著。

多维度缺口浮出水面,企业招聘陷入“两难”

从珏佳猎头公司近期服务的案例来看,西安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一是高端研发人才,尤其是具备核心算法设计、控制系统集成经验的工程师,这类人才往往需要5年以上从业经验,且有成功型号项目经历,目前市场存量不足千余人;二是中基层技术人才,如控制系统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这类岗位需求旺盛,但职业认同感不足导致年轻人报考相关专业的意愿偏低;三是跨界复合型人才,懂航空发动机技术又通晓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人才短缺让企业陷入“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境。西安某民营航空科技公司曾开出年薪60万招聘控制算法专家,历时4个月仍未招到合适人选;部分企业为留住核心人才,不得不将薪资涨幅提高至30%,即便如此,人才流失率仍达15%以上。此时,专业猎头公司的价值愈发凸显,珏佳猎头公司凭借深耕航空领域10年的资源积累,已为西安20余家航空企业成功匹配人才超300人,其精准的人才定位和高效的服务流程,成为企业解决招聘难题的重要依托。

猎头公司成破局关键,专业服务打通人才供需链路

“航空产业人才专业性强、圈子窄,普通招聘渠道很难触达核心人才,猎头公司的深度挖猎和人才评估能力,能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成本。”李女士所在企业与珏佳猎头公司合作后,仅用28天就招到了急需的控制系统集成专家,这让她对猎头公司服务有了全新认知。

对于求职者而言,专业猎头也是职业发展的“引路人”。西安航空学院毕业生小张,凭借扎实的自动控制专业基础,通过珏佳猎头公司的推荐,成功入职某大型航空发动机企业,参与国产大推力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发项目。“猎头不仅帮我匹配到合适的岗位,还根据行业趋势给出了职业规划建议,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小张说道。

产业升级遇人才红利,西安需构建人才生态闭环

面对人才缺口,西安正从政策、产业、教育多方面发力。政府层面已出台航空产业人才专项补贴,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安家费;产业层面,航空发动机产业园加速集聚,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完整产业链,吸引人才落地;教育层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已增设航空发动机控制相关专业方向,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珏佳猎头公司负责人表示,人才缺口背后是产业升级的红利,猎头行业将持续发挥“人才桥梁”作用,通过建立航空人才数据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式,助力西安构建“培养-引进-留存”的人才生态闭环。随着人才供给逐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西安航空发动机产业必将在国产化浪潮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标签

相关文章